当前位置:主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随笔 > 正文详情
张磊法官参加少年犯心理危机干预有感
发布时间:2014-07-02 11:25   来源:未知


——参加少年犯心理危机干预有感

     记得在2013年金秋时节,我院妇委会陈佩霞主任带领全体委员及部分法官前往广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献爱心、凝团队”帮教活动。我参加了这次活动,为少年犯们唱了歌曲《勇气》,当唱到“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只要你一个眼神肯定,我的爱就有意义……”,台下的孩子们在低声哽咽,一双双渴望重新开启人生的眼神背后,一颗颗稚嫩的心灵在大声呼唤:妈妈,抱抱我,别抛弃我,我有信心做一个好孩子……。

 活动结束了,可孩子们那心灵的呼唤,那渴望得到爱的眼神却深深地烙刻在我的脑海里。这驱动着我要对那些正处在青春成长期的花季少年们,在迷茫中迈向犯罪深渊的孩子们,多些关心、多些关爱、多些温暖,把他们从人生的歧途中拉回来,用我的法官经验、法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践行法官神圣职责,帮助他们重拾人性的良知,回归人生的正常轨迹。

带着这种使命感,我们几名已经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员们,在心理督导师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阳光少年心灵帮教”志愿者团队。

    2014年3月28日,我们走进南沙区人民检察院心理测评心理咨询中心,为《未成年附条件不起诉》刑事案件当事人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走进未成年犯的心理世界,才发现孩子们的心灵是那么地纯净,是什么原因导致少年犯罪率不断攀升,犯罪年龄越来越小,犯罪手段越来越残忍?为“涉嫌入室盗窃罪”、“涉嫌强奸罪”等四个少年犯做心理测评和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我逐步了解到未成年犯罪真实的心理原因、行为动机、法律意识、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方式、违法前后的认知行为等一系列主客观原因。

图为:志愿者张磊协助心理专家为刑案未成年当事人做心理危机干预


举一例说明。小明(化名)还在“哇哇待乳”时,父母离异,母亲抛下刚满2月大的小明,去寻找自己的“幸福生活”了。父亲为生活所迫外出打工,又建立了新家庭开始了新生活。一个家庭破碎了,被扔下的小明只能跟着年迈体弱的奶奶靠养猪维持生活。17年来小明心中没有母亲的印痕,当看到小朋友们每天都有爸爸妈妈在身边陪伴,唯独自己孤单一人与奶奶相依为命,偶尔能见到爸爸,看见之后不是训斥就是发脾气,稍有不听话就遭到父亲的拳打脚踢和辱骂,小明很不理解,有时在夜里偷偷的流泪……

家庭成长环境的严重失衡、父爱与母爱的严重缺失、家庭教育的匮乏、法制观念教育的淡薄、家庭暴力对幼小心灵的严重摧残,种种因素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小明看到陪伴自己的唯一亲人——奶奶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读到初二就辍学了。16岁的小明从遥远的山村来到了繁华的广州寻找爸爸,他想出来赚钱减轻奶奶的负担,没想到他的到来不受继母的接纳,稍不留意就被继母骂、父亲打。无奈,小明离家出走在外露宿,靠收垃圾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在此期间,小明认识了几个“损友”。一天,一个朋友电话打来要小明去帮着做点事,小明什么都没问就“哥们够意思”去帮忙看门,成为入室盗窃的共犯,一共盗窃一条烟一款手表价值总共才209元……就这样,缺少法制观念的小明来到这个大都市仅仅三个月,就将自己推向“涉嫌入室盗窃罪”的深渊。

我们为小明做了近1个小时的心理测评和心理疏导后,小明认识到了自己不应该做违法的事,恨自己做事冲动,对不起奶奶的养育之恩(泣不成声),下决心不再交接损友,好好接受改造,好好做人做事,以后找个工作多赚些钱孝敬奶奶,回报社会,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小明与爸爸那“坚如冰山”的亲子关系障碍,在心理专家入情入理,暖暖温情的大爱中融化。小明跪在父亲面前泪流满面地忏悔,父亲满眼泪水用他那温暖的双臂第一次拥抱了自己可爱的儿子,心痛地诉说自己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和义务,没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没给孩子爱,没领孩子吃过一次像样的饭,没给孩子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16年的隔阂、对抗、怨恨在父子相拥的瞬间融化。孩子今后的人生路应如何走?怎样接纳、关爱和帮助一个犯有法律“错误”的孩子?这一切的一切在父子温暖的相抱中都已得到诠释。

“阳光少年心灵帮教”志愿者团队成员,大部分都是有法学与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背景,我们在为未成年当事人做心理帮助的同时,也充分发挥法律专业的特长,把懂法、守法的观念带进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家庭,抓住时机引导家长和孩子增强法律观念,提高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守法意识,引导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把握好行为“尺度”。通过对少年犯父母的心理帮助,也让父母深刻认识到触犯法律的严重后果,把法制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门主课。同时,我们也要求父母为孩子做好榜样,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的心灵,弥补孩子缺失的爱,用牢固的法治理念做好孩子的监护人。

除了心理疏导,我们还为少年犯做了“人格心理测试”和“沙盘游戏”。心理测评软件能够科学地测试量出少年犯的人格类型。心理专家将依据心理疏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测试结果向检察机关出具《专家意见》,对是否免予起诉给出建议。在这四个少年犯中,有一个虽然认识到自身错误,悔罪态度非常好,但心理测试结果是“反社会型人格”,这种人格对社会具有攻击性,不适合免于起诉。

   这特别又繁忙的一天结束后,我的内心又涌起了强烈的使命感。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小细胞,小细胞和谐了,才能稳固社会的大和谐。如果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多一点法治意识,这将会挽救多少无知的少年犯?如果我们伸出援手对这些少年犯和他们的父母多些心理帮助,这将会点亮多少未成年人慢慢人生之路?家庭的安定和温暖,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基石,我愿意不断增强心理学技能,发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优势,将法律的魂真正运用到百姓家庭,为拯救少年犯尽己微薄之力!



【打印本页】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