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老人的面能将其多年积蓄尽数偷走,而老人却浑然不知,这种“视而不见”的盗窃是怎么回事?
2022年6月,张某谎称可以帮张大爷在手机某APP上申请办理失业补助金。基于张某与张大爷既是来自湖北的同姓同乡,又是同在一栋楼居住多年的老邻居,张大爷对张某的话信以为真,便请求张某帮忙办理。但张大爷由于年纪较大,不熟悉智能手机的操作,出于信任便将手机、身份证以及银行卡交给了张某,然后在现场看着张某办理。由于当天没有成功办理好失业补助金,张某当场便将手机、身份证及银行卡还给了张大爷。两天后,张大爷去银行查了账单流水没有问题,且收到了来自该APP的信息反馈,便放松了警惕,认为张某是真心为其办事。之后,张某再次提出帮助办理失业补助金申请,张大爷欣然答应,积极配合刷脸验证。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张某在第一次操作时,便将张大爷的银行卡绑定在张大爷的支付宝、微信及云闪付账户上,在后续操作中将近30万元的银行存款全部转至自己名下。而张大爷直到两个月后到银行办事时才发现自己的存款已被悉数盗走。但为时已晚,这近30万元养老钱已全部被张某用于偿还借款及购买网络理财产品。
霞山法院认为,被告人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二个月并处罚金。
法官说法:
在大数据时代,部分老年人员因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有限,对智能手机运用、网上业务办理、个人信息风险等认知不足,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本案中,张某正是利用张大爷不熟悉手机操作的特点,明面上帮忙办理失业补助金,暗地里却通过刷脸支付等手段行盗窃之实。
为此,提醒老年人员及成年家属注意,要加强对老年人员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等个人重要信息或财物的管理,切勿将其交给他人操作使用。如需他人代为在网上办理业务时,应在成年家属的把关、陪同下进行,或向街道办、村居委会求助,时刻保持警惕之心。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老年人员的关心关爱,避免老年人员因为“数据鸿沟”而被落下,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